知识写作网

计划免疫工作条例(计划免疫及相关法规)

各位访客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计划免疫工作条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几个相关介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卫生部规定1岁以内小儿要完成哪几种预防针的接种

1、此外,还有两种疫苗须在1岁内完成预防接种的。 1.乙型脑炎疫苗,初种年龄为1岁,接种2次,2次间隔为7~10天,以后每年加强1次,于流行季节前1~2个月开始接种。

计划免疫工作条例(计划免疫及相关法规)-图1

2、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显示,按照我国卫生部规定的1岁以内小儿必须完成卡介苗、乙型肝炎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疫苗接种。

3、病情分析: 您好,小儿计划免疫是根据小儿的免疫特点及传染病发生情况制定的免疫程序。

4、【答案】:E 按照我国卫生部的规定,婴儿必须在1岁以内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疫苗、麻疹减毒疫苗、乙型肝炎疫苗五种疫苗接种的基础免疫。不包括乙型脑炎疫苗。

计划免疫工作考核办法

(1)建卡率:采用WHO、EPI所推荐的群组抽样法,调查12~18月龄儿童,建卡率应达到98%以上。(2)接种率:县(区)接种率评价采用抽样法。省、市、自治区采用分层二阶段整群抽样法进行调查。

计划免疫工作条例(计划免疫及相关法规)-图2

健康教育工作:向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服务,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播放音像资料、更换宣传栏内容、开展公众健康咨询、个体化健康教育、健康知识讲座等,各项工作应达服务规范要求。

(二)考核方法 现场考核:采取听取汇报、查看相关资料、现场检查,对有关人员进行调查、考核等方式进行。走访居民。通过电话调查、入户随访、问卷调查等方式,由居民对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行评价。

我国从哪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儿童计划免疫工作

1、年我国正式参与WHO的EPI活动,1985年我国政府宣布分两步实现普及儿童计划免疫。1988年各省实现12个月龄和18个月龄接种率达85%目标,1990年实现各县适龄儿童接种率达85%要求,实质上于1990年我国已达90%目标。

2、事实上,我国1978年开始实施计划免疫以来,通过普及儿童免疫,疫苗接种的普及直接或间接挽救了无数生命,极大地降低了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计划免疫工作条例(计划免疫及相关法规)-图3

3、早在197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以决议的形式提出“扩大免疫规划”(Expanded Program on Immunization),简称为“EPI”。这项决议为各国提供改善疫苗运输和接种提供指南和支持,目的是使儿童都能接种疫苗。

4、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是4月25日。1986年6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卫生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全国妇联、广播电影电视部、经济贸易部、国家民委联合发布通知。

5、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儿童健康和保健: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全国推广儿童免疫活动;197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儿童计划免疫工作;20世纪80年代统一了儿童免疫程序,实行儿童预防接种证制度,使计划免疫得到进一步发展。

6、参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的扩大免疫规划(EPI,计划免疫)活动。成立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计划免疫专题委员会。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全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协调小组,确定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

婴儿不上户口可以办接种证吗

法律主观:可以办接种证。儿童办理预防接种证,需要带好宝宝的户口簿或出生医学证明以及出生时在出生医院接种的卡介苗和乙肝疫苗接种记录,到居住地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办理《预防接种证》。

婴儿不上户口可以办接种证。儿童办理预防接种证,需要带好宝宝的户口簿或出生医学证明以及出生时在出生医院接种的卡介苗和乙肝疫苗接种记录,到居住地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办理《预防接种证》。

问题分析:这种情况没有户口也可以正常的注射疫苗的。只要是在社区防疫部门办理一下手续就可以按时注射各种疫苗的。意见建议:建议带孩子去当地的防疫部门先登记,办理注射疫苗的登记本按时注射疫苗登记就可以。

没有户口的宝宝办理预防接种证即可打预防针。法律条例依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 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以上内容就是解答有关计划免疫工作条例的详细内容了,我相信这篇文章可以为您解决一些疑惑,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反馈,谢谢阅读。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