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给各位带来的是初中各学科的备课量的相关解答,其中也会对初中课程备课的四个维度进行详细解释,假如帮助到您,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初中历史集体备课记录表
1、集体备课存在很大的优势,但备课过程中又会有不足之处,只有扬长避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备课的长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初中历史教师集体备课的优势 (一)使教师共享教育资源 一个完整的备课过程应有五个阶段:准备阶段、分析阶段、创造阶段(编写教案)、提高阶段(二次备课、调整和修改教案)、总结与反思阶段。
2、有效组织集体备课活动 教研组(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是年级备课组)要组织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任务主要是讨论并确定教学目的,研究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度,分析并确定教材的重难点,交流教学方法等。教师要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活动,但教师不能照抄照搬集体备课教案。
3、为了提高本组历史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进一步深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切实解决和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
4、落实教学常规,发挥集体智慧 (1)贯彻落实初中部教研工作计划,切实将课堂教学研究、教学方法研讨、学习方法指导作为备课组活动的核心内容。 (2)增强备课组的凝聚力,发扬团队精神,发挥各自的优势,坚持做到学校规定的 “五定” 、“五议”、“六有”。
教师一般每周多少课时
普通高中教师每周课时量应为10至14节。其中,语文、数学、英语每周10节,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每周12节,音乐、体育、美术、通用技术、心理健康、信息技术每周14节。担任班主任的教师每周课时量不少于10节。 初中教师每周课时量应为12至16节。
对于小学教师而言,其每周课时量一般在14至18节之间。其中,语文和数学科目每周课时通常为14节,而其他专任教师则每周承担18节课的教学任务。这一标准旨在确保小学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备课、批改作业以及参与学校其他教育教学活动。对于初中教师,其每周课时量设定在12至16节的范围内。
对于普通高中教师,他们每周的课时量在10至14节之间,具体分配为语文、数学、英语每周10节,而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则为每周12节。班主任职责繁重,其周课时不得少于10节。
初中教师每周工作量在12至16节之间。语文、数学、英语每周12节;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每周14节;音乐、美术、综合实践、信息技术等学科每周16节。小学教师每周工作量在14至18节之间,语文、数学每周14节,其他专任教师每周18节。
中学教职工绩效工资实施细则
1、学校绩效工资发放项目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教职工月绩效工资,包括:课时工资;岗位(职务)工资;特殊工资;加班工资(不含寒暑假加班工资)等。第二部分为教职工学期(或年度)奖励工资等。 学校绩效工资发放对象 学校绩效工资发放对象:学校在编、在岗的教职工。
2、学校成立绩效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实施绩效考核。 考核工作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 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考核。 考核评价工作每学期期末进行,考评结果记入教师个人工作档案。
3、教师绩效工资发放标准:国人部发[2008]6号教师绩效工资 日前,中央已发文(国人部发[2008]6号):事业单位从2008年5月起兑现绩效工资,人均:中学高级教师(副高,处级)8万元/年,中级(高级工,科级)3万元/年,初级(中级工,办事员)8万元/年,员级1万元/年。
4、绩效奖项的设置及标准 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在考核的基础上,由学校确定分配方式和办法。
5、根据省(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绩效工资的实施意见),绩效工资奖励性部分设班主任津贴、教育教学津贴、工作量津贴、教育教学成果奖。 教职工绩效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全额发放基础性绩效工资;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等次的,发80%基础性绩效工资,不发奖励性绩效工资。 几种情况绩效工资的发放。
6、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方案细则 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绩效工资实施为契机,建立科学规范的劳绩分配机制,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杠杆作用,激励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开拓进取,积极主动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目标,努力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国家规定初中各学科一周几课时数
1、国家对初中各学科一周课时数并没有统一规定,各地教学条件不同,具体要求需查阅当地教育局公布的信息。一般而言,初中教师每周工作量大致在12至16节课之间。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每周安排12节课时;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每周安排14节课时;体育课程则稍多,每周14节。
2、初中教师12—16节,语文、数学、英语每周12节,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每周14节,音乐、美术、综合实践、信息技术等学科每周16节;小学教师14—18节,语文、数学每周14节,其他专任教师每周18节。
3、初中教师每周课时量应为12至16节。语文、数学、英语每周12节,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每周14节,音乐、美术、综合实践、信息技术等学科每周16节。体育教师若任教7个班或周课时量不少于14节,美术、计算机教师周课时量不少于18节。 小学教师每周课时量应为14至18节。
初中带两门学科,评职称课时量怎么算
1、初中教师评职称课时量的计算方式与其带的学科数有关,具体规定根据地区和政策有所不同。但是通常会按照教师实际授课的学时来计算,而不是按照带的学科数来计算。教师授课学时的计算通常是按照学年制进行的,包括课堂授课时间和备课时间。
2、学时的计算方法组合方式公共课+专业课的方式组合,中高级都需要5个线上公共课+15个面试公共课,剩余140(340)个专业课。获取方式获取学时有基地面试、证书抵扣,培训证明三种方式,课时计算按培训天数,一天最高8课时计算。
3、高中和职中教师课时量280学时以上,初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课时量300学时以上。评审或者初定初级职称对课时量没有明确的数量要求,但是也要求完成本学科的基本教学任务。
4、教师在评定职称时,需依据每年完成的课时量进行衡量。这项指标是评定教学任务的重要标准。评副高和中级职称时,对于课时量的要求具体如下:高中和中职教师需完成360学时以上,城镇初中教师则需380学时以上,农村初中教师为300学时以上,小学、幼儿园教师需420学时以上,农村小学教师的课时量则为360学时以上。
各位小伙伴们,我刚刚为大家分享了有关初中各学科的备课量的知识,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需要解决,欢迎随时提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