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你们知道糖尿病住院病人监测这个问题吗?如果不了解该问题的话,小编将详细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住院患者血糖控制策略
1、血糖目标值应根据临床状态进行调整。不易发生低血糖的患者,其血糖应被予以更严格的控制;对于疾病终末期、预期寿命有限或低血糖高风险的患者,目标值范围应当提高(11 mmol / L或200 mg/dl)。在家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在其住院时应接受皮下胰岛素注射的预定治疗方案。
2、其中Glucontrol研究被迫提前终止,入选1100余例患者,在强化治疗组低血糖的发生和至少发生1次严重低血糖事件导致的病死率均明显增高;两组预后指标中的重要结果则无明显差异,血糖控制在77~99mmol/L较44~10 mmol/L安全。
3、单药治疗患者比例明显下降(75 对 50),联合用药患者比例则达到60。与此同时,患者血糖控制得到明显改善(1998年:7±0;2006年:6±6),HbA1c7的患者比例显著增加[2]。在这种背景下,规范临床联合用药显得非常紧迫。
糖尿病关键是血糖的自我监测
1、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监测是治疗的重要环节,不同的人群自我监测的方法不一样。对于单纯运动和饮食治疗的患者,病情的监测相对频率比较低,每周监测1次血糖就可以。如果是单纯口服降糖药的患者,每4天需要监测1次血糖,包括空腹跟餐后血糖,才能评估药物的方案是不是合适。
2、其次,自我检测血糖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关键。通过监测血糖浓度,患者可以适时调整饮食与运动,判断治疗效果。病情稳定且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每月建议监测5到7次,涵盖空腹血糖、三餐后血糖以及夜间血糖。
3、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最重要的方式是在家采取便携式指尖血糖仪进行自我血糖检测,建议患者可以每天测1次空腹血糖,1次饭后2小时血糖,每周至少要监测2-3次。患者到门诊就诊时,可以把在家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的结果提供给内分泌科医生。医生会根据结果对患者饮食以及治疗做出指导,非常有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
4、跟BMI40制定的治疗方案是不一样的,要求也不一样。糖尿病的长期综合的治疗,需要进行血糖的监测,不仅监测空腹血糖,早餐后2小时血糖、午餐后2小时血糖、晚餐后2小时血糖都可能影响血糖的控制,所以都要进行自我监测。自我监测,能让血糖得到更好的控制、防止或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5、自我监测血糖属于糖尿病自我管理的一部分内容,不仅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的了解自己的疾病状态,还可以为糖尿病的患者提供一种积极的参与糖尿病管理的手段,帮助糖尿病患者根据自己的血糖情况积极的调整自己的行为,并为医务人员提供药物干预的依据。
如何做糖尿病的监控
1、(8)定期到医院做有关糖尿病并发症的检查。 ①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每2—4个月测一次。 ②肾功能、血脂、肝功能、尿白蛋白排泄率等正常者,每6个月—1年检查一次。 ③眼睛病变的检查(如眼压、晶状体、视网膜的检查)正常者每6个月—1年检查一次。
2、血糖监测:每周至少抽出两天测全天血糖谱,包括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及睡前血糖,必要时还要测凌晨3点的血糖。每2~3月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HbA1),要求控制在6以下。尿酮体检测:如果孕妇处于高烧、感染等应激状态,或存在食欲不振时,要同步检查尿酮体及血糖。
3、√ 糖耐顺利通过,终于放下了一颗悬着的心,不怕妊娠糖尿病了 √ 胎儿发育正常,每次产检都被医生表扬,也就是说,营养摄入杠杠的 √ 产后不到2个月就恢复到了孕前体重,身材没有走样 那么,孕期控糖,我都做了哪些呢? 第一:找到孕期有效控糖的饮食原则 说白了,就是一日三餐怎么吃,吃什么,得有规则可循。
4、而良好的餐后血糖的动态观察可以及早地发现糖尿病的苗头,从而进行有效规范的糖尿病管理。日常饮食讲究点儿 糖尿病归根结底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吃什么和怎么吃直接影响着血糖的高低,所以糖尿病的防治不像其他疾病,以药物控制为主,而是以自我管理为中心,强调科学饮食。
5、扎针有讲究:不要长期扎一个地方,采血部位要轮流更换,避免留疤。在手指侧边采血疼痛较轻,而且血量足。另外,扎针时需要注意千万不要挤压采血的手指,因为太用力挤压手指可致血液稀释,影响到检测结果。
所有住院病人都应该检查血糖
所有患者,不论前期是否诊断为糖尿病,均应在入院时进行实验室血糖检测。如果最近2个或3个月未进行该检测,已知的糖尿病或高血糖(血糖 8 mmol / L)住院患者应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于大多数住院非重症患者,餐前血糖的目标值是低于140 mg/dl,随机血糖测定水平的目标是小于180 mg/dl。
如果是在调整阶段,或是病情严重,每隔几天就得测试。如果在稳定期,生活很有规律,可以十几天甚至再长时间测一次。每天测试的费用很大的。
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医生对于血糖监测非常重要,有时候需要做血糖十点监测,也就是说一天需要测量十次血糖,分别是空腹血糖,早餐前血糖,早餐后血糖,午餐前血糖,午餐后血糖,晚餐前血糖,晚餐后血糖,临睡前血糖,凌晨三点血糖和凌晨五点血糖。
糖尿病人怎样监测血糖
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医生对于血糖监测非常重要,有时候需要做血糖十点监测,也就是说一天需要测量十次血糖,分别是空腹血糖,早餐前血糖,早餐后血糖,午餐前血糖,午餐后血糖,晚餐前血糖,晚餐后血糖,临睡前血糖,凌晨三点血糖和凌晨五点血糖。
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应在胰岛素作用的高峰时间测定血糖。如使用中效胰岛素者,应每天测两次血糖,可以交替一天测早餐前和晚餐前血糖,一天测午餐前和睡前血糖。使用短效或速效胰岛素者,应每天测3~4次血糖,选择餐前或餐后2小时测定。对于严格控制血糖的病人,应每天测定4~7次血糖,包括睡前和凌晨3点。
糖尿病人也可以在家里自我监测血糖,操作的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拿出血糖仪,准备好试纸放入血糖仪中,消毒自己的一根手指,用75%的酒精消毒,等待酒精干燥后,拿出血糖监测笔扎手指。第1滴血要用干净的棉签抹去,把第2滴血滴入试纸中,等待血糖监测仪出结果,这就是完整的测血糖过程。
糖尿病患者应该规律地监测血糖,例如每周进行二至三次的全天血糖监测,也就是应该进行一日五次血糖或一日七次血糖监测。
糖尿病患者在临床进行血糖监测的时候,不需要控制或者监测饭后1小时的血糖,目前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有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饭后2小时的血糖变化,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以及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最密切。另外糖尿病患者空腹以及餐后2小时的血糖变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高低也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小伙伴们,上文介绍糖尿病住院病人监测的内容,你了解清楚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任何问题可以给我留言,让我们下期再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