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小编整理了有关资金使用奖罚条例的解答,顺便拓展几个相关知识点,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我们现在开始阅读吧!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办法内容是什么?
广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法律分析:为了更好地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国发〔1987〕95号、〔1990〕15号通知精神,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实际情况,特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该办法对扶贫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进行了规范,重点包括以下几点:制定了资金管理制度。该办法规定,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扶贫专项资金预算、拨付、使用、监督等方面的制度,确保全过程透明、公开。规定了资金使用原则。
扶贫专项资金坚持按攻坚规划确定的项目安排资金,专款专用,保证项目到乡,资金到乡,效益到户。第五条 扶贫专项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管理。
国企违反八项规定的资金如何处置?
1、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多报销120元,处理如下:进行责任追究:对涉事人员进行调查,查明事实,追究责任。给予警告或记过处分:对违规行为轻微的情况,可能会给予口头或书面警告,或者记过处分。
2、挪用公款具有非法性。即行为人未经批准或许可(包括直接明示的许可或间接明示的默许),违反规章制度私自动用公款。
3、年1月21日,市交通运输局党委给予处长沈强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党支部书记王荣己、副处长周华荣党内警告处分;市纪委对市交通运输局纪委书记田玉和进行诫勉谈话;违规发放资金上缴财政。
4、八项规定中规定: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5、在性质认定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一般属违反廉洁纪律性质,也可能违反工作纪律等其他纪律,具体性质需根据被审查人的具体行为和党纪规定作出认定。
套取国家资金违反什么纪律
1、套取国家资金立案标准,分别是: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若是套取国家专项资金,如果以单位的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累计数额在10万元以上,构成私分国有资产罪。
2、法律分析:套取财政资金违反了财政违法行为。根据规定财政部门、国库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有关上解、下拨财政资金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
3、法律分析:套取财政资金违反了《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
4、法律分析:套取资金,涉嫌多种违纪行为,甚至涉嫌犯罪。
出借财政资金违反什么规定
1、无论如何,政府资金的外借,必须严格掌握,并且一定经集体研究,报上级领导同意或批准,记录在案,实行阳光操作。否则,就可能涉嫌挪用公款。
2、吊销资格:如果违规行为严重,可以考虑吊销涉事个人的资格证件,例如吊销职业资格证书、取缔企业等。
3、有责任。根据新《会计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出借资金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会计有责任承担。
4、权属关系不明确或存在权属纠纷的;不符合安全、环保、卫生等有关标准的;已抵押,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的;货币性资金不能出借。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应答时间:2022-01-2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5、财政资金借给企业是不合法的,但如果企业将此资金用于公共设施领域是属于合法的。财政资金是指以国家财政为中心,它不仅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还包括与国家财政有关系的企业、事业和行政单位的货币收支。
6、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
江西省审计条例
1、《江西省审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13年1月1日起在全省施行。
2、月1日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正式实施时废 止。
3、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能力,保障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4、社会养老保险条例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劳动者年老退休后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安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各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5、说明主要内容与1997年1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9年12月23日省人大常委会公布的《江西省建筑管理条例》不一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资金使用奖罚条例规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